知名主持人孟非公开怒怼网友:“我开不开国产车,关你什么事!”

zpgnetdisk2021-09-06点点分享769


前段时间,50岁知名主持孟非在社交平台晒出了一组旅行照,引起了众多网友围观。正因为开的不是国产车,被网友质问。其实,爱国真的不应该与使用国产产品相绑架。开不开国产车,也不应该与一个人是否爱国产生过多关联。


01.

前段时间,50岁知名主持孟非在社交平台晒出了一组旅行照,引起了众多网友围观。




孟非此次选择的目的地是位于中国西北的青海。天然美景带来的辽阔视野,让孟非震撼不已。

他坦言:旅行最大的感受就是千万不要觉得自己见多识广,因为天外有天。

在旅行小记下方,不少网友也参与了话题,聊起了自己曾经走过地方。

但原本一片和谐的评论下方,一条评论显得格外的扎眼。

一位网友留言道:“为啥开的不是国产车?”




从晒出的照片可以看出,孟非开的这辆车是有名的豪车G级,市面上售价预估在142万到220万不等,属于豪华中大型SUV。




但让人不解的是,孟非开这样一辆车怎么了?

看了网友的留言,孟非第一时间公开回怼道:“不为啥我愿意!”

看得让人直呼爽快。

我们身边总有一类人,他们总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,高高在上地指责他人。

这位网友的潜台词显而易见:“你是中国人,为何不开国产车?”

这样的逻辑简直让人厌恶。难道开国产车就是爱国的表现?难道开了别的车子,心里就没有我们国家了?

记得任正非在一次采访中说过一段话:




“苹果的生态很好,家人出国我还送他们用苹果电脑,不能狭隘地认为爱华为就是爱华为手机。

目前对华为有两种情绪,一种是鲜明的爱国主义支持华为,一种是华为绑架了全社会的爱国情绪。

我们制止他们瞎喊口号,不要煽动民族情绪。”


比起那位质问孟非“为啥开的不是国产车”的网友,任正非的见识与层次足以让大众拜服。

华为是国产的手机没错,但爱国真的不应该与使用国产产品相绑架。

同样的,开不开国产车,也不应该与一个人是否爱国产生过多关联。


02.

但可悲的是,我们的身边充斥着各种各类以道德绑架他人的群体。

作家李尚龙,曾接过一个电话。接通后,电话那头传来了特别亲切地称呼“龙哥吗?”

李尚龙还未明确对方身份,电话那头的女生又开口了:“龙哥,五年前我上过你的课,这个电话是当时我找你们班主任要的,好久不见了啊。”

见是自己学生,李尚龙就赶忙问好。

李尚龙原本想问问清楚对方是哪个班级的学生。不料,刚寒暄没两句,女生便开口说到:“龙哥,我想找你借两万块钱。”

李尚龙听完当场傻了,一个并不熟的学生一打电话就想借钱。

出于对学生的尊重,李尚龙克制住激动的情绪问道:“你觉得你这样是不是很冒昧?这样吧,你有什么着急的事情方便告诉我吗?”

结果,女生笑笑地说道:“就是一些小事,不方便告诉你,你就借我吧。”

李尚龙困惑了,一来跟对方不熟,二来又不明原因,有什么理由借钱。于是,李尚龙找借口说:“我确实没那么多钱,你找找别人吧。”

不料,女生竟趾高气昂起来:“别装了,我听说你们这些民办学校的老师可有钱了,一节课好几百块钱呢,何况你是个好人,所以为什么不能借我呢?”

听罢,李尚龙不愿再与女学生过多交流,直接挂了电话。

“因为我有钱,因为我是好人,我就要借你钱吗?”

这种逻辑只要想一想,就觉得荒谬至极,但却有太多人依仗着他人的“富”、他人的“好”,明晃晃地对他人进行绑架。

知乎上有句话说得好:

“举手之劳明明应该是我帮完你,你感谢我的时候,我自谦和你客气客气说的话,而不是你一上来就说我是举手之劳,随便挥挥手就行。”

愿不愿意帮忙应该是我们个人的选择,而不应该被他人所道德绑架。


03.

还记得那个“老人偷拿超市鸡蛋猝死事件”吗?

事情发生在江苏一家超市内,一位67岁的大爷一边挑选鸡蛋,一边偷偷地将两个鸡蛋塞进了自己的裤袋里。

结账完准备离开时,超市工作人员发现大爷裤袋中鼓鼓的,似有东西,便拦下了他。




但大爷并不配合,随后来了几个工作人员想要与大爷交谈,期间拉扯了两下老人的袖子。

双方僵持了一会,突然老人便倒地不起。

尽管超市工作人员打了急救电话,但大爷最终也没能救过来。

匪夷所思的是,大爷家属闻讯,便认定是工作人员造成了大爷的猝死,于是告了超市,要求赔偿38万元。

今年3月,法院驳回了家属的全部诉讼请求,超市无需承担任何责任。

结果公开后,众多网友纷纷支持,认为这次判决大快人心。

当弱者遭遇不幸,的确值得可怜,但可怜不代表没有犯错。

如果超市愿意拿出一点钱给家属,那是超市仁义,但你无权强求他人拿钱。

有位法律系教授说过一句话:

“法律是防止人变坏,道德是让人变好!法律必须人人遵守,道德则是自我约束。

当你用道德来约束别人,而不是自己时,其本身就是不道德的。”

作为成年人,任何时候,你都不该趾高气昂地对他人进行道德绑架。


04.

莫言曾在演说中说起儿时的一件事。

上世纪60年代,他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,学校里组织学生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,学生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。




为了能让老师看到自己的表现,莫言没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。

彼时,他看到有几位同学,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。

他还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,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,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,也没有用手掩面。他睁着大眼望着他人,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是困惑的神情。

事后,莫言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。为此,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。

多年之后,当莫言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,老师说,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,有十几个同学。

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,每当想起他,莫言就深感歉疚。

这件事让莫言悟到一个道理,那就是:

当众人都哭时,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。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,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。

罗翔老师有一个观点:“道德是自律,而不是他律。”

法律是用来律人的,而道德则是用来律己的。

只是,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人们讲道德不是为了约束自己,而是为了审判他人。

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。

说到底,道德是一种修养,如果能做到高的道德水平,值得表扬和赞赏;但如果做不到,也不应该谴责。

真正有教养的人,都懂得去包容社会的多样性,而不是立足于自身对他人大谈道德。

共勉。
打赏
分享给朋友: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